技术面试的思考

作者
  • avatar
    姓名
    Syoka
    Twitter
发布于

1. 自我介绍篇

如何做如我介绍?

尽量简短精炼,准备1分钟(约150字)。包含基本信息,工作履历背景,兴趣方向等,让面试官对你整体有一个基本面的判断。以下是我常用的一个模版:

面试官,你好
我叫xxx,xx岁,哪里人(异地可以提可以不提),毕业于xx的x专业(学校好可以提,不好可以不提)
x年(前端|后端|测试|算法|产品|UI等)工作经验,之前的工作方向是xxx领域(身份安全,LLM,数据研发,应用研发等等),
我本身对xxx行业,xx技术很感兴趣,也有过不少研究和实践(可选)。以上是我个人的基本情况。

基于以上的简短的介绍,面试官对你有一个基本了解,同时也会基于你提到的历史工作领域和兴趣方向和招聘岗位进行连接匹配,接下来就是具体的细节考察了。

2. 细节考察

细节考察是对你这个人进一步的深度考察,过程中关注你的沟通表达逻辑思考业务沉淀的综合能力,一般按照如下几个维度进行:

  1. 选一个你认为的技术|业务难点进行介绍
  2. 基于个人喜好的技术|业务考察
  3. 闲聊
  4. 你有什么想了解的

2.1. 技术|业务难点介绍

这一块需要你用心准备。如果有人突然问我,你做过最难的事是什么?我觉得这一问可以问住绝大部分的人。我也被问过很多次,这个问题着实不太好回答,因为这个维度不太好划分。

😮‍💨
最难,这个“难”对于每一个人的主观感受是不一样的?比如,资源有限情况下如何持续推进业务?技术上的攻坚如何护航业务拿到最终的结果?其实这些都很难,回想创业过程中,我也迷茫过,无助过。业务商单真不是那么好拿的,在资源人手就那么几杆枪,每个人都卯足了劲干,但结果往往不尽人意,然后带着苦涩和遗憾离开。

正因为每个人是独立的个体,才难以切身体会这个难字,因此建议大家在表述时尽量贴近大家都能产生共鸣的语言。在表达形式上先阐述背景,当下你手里的资源,所遇到的挑战,以及所尝试的手段和结果。以下是一个例子:

由于项目刚从集团接手过来,内部用户数量不断升高,外加接手团队处于适应磨合期,系统的稳定性受到极大的
挑战。在Q1季度中,应用产品已出现过4次短暂宕机,内部收到不少投诉,基于此情况,我被安排主导本次稳定
性治理工作。
----上面清晰的阐述了背景----
首先我将治理分为2阶段:
阐述为什么要分2阶段,有没有什么条件限制(时间,人员,资源等),阶段目标是什么。
一阶段:要求快速达到效果,消除舆情(目标),主要保障核心链路的稳定性(怎么做)
二阶段:以商业化产品为目标,建设服务SLA39保障制度,健全服务APM能力,提供高可用产品
----这里阐述我的解决方案----
首先梳理核心链路,给出定义什么是核心链路,当前情况是什么样的(要量化),你怎么规划做的,需要谁配合,
改造时的卡点,改造后的评估(要量化)。
长期方案怎么规划的,如何进行的稳定性治理,保障机制怎么设计的等等

从上面来看,整体的阐述思路很清晰。

  1. 先阐述背景,为什么要做,几句话说清楚。
  2. 你怎么思考的,给出解题思路,冲突有轻重之分,你当时是怎么权衡决策的(要make sense)
  3. 你怎么实施的,实施计划是怎么样的
  4. 最终效果怎么样的,怎么评估效果(一定要量化,数字比模糊更有说服力)
  5. 重点部分要预留一些问题空间给面试官提问

2.2. 基于个人喜好的技术|业务考察

在这一个环节中,面试官会基于招聘岗位所需技能或是自身经验对你进行考察。这类问题一般以开放性问题为主。个人认为开放性问题是一个很好的考察形式,不拘泥于固定范式的完形填空,而是通过一个引子来横向考察候选人的知识广度,也可基于某个支点进行深度挖掘。

给予一个场景题,加一下外在限制,考察候选人的应变和思维模式:

当您需要与时间有限的客户、上级或团队成员合作时,您是如何确保任务按时完成的?
要设计一个股票告警系统,用户可以设置一个价格区间,当价格高于或者低于这个区间的时候,用户会收到通知
,你怎么设计这个系统?
部分用户反馈访问产品页面存在严重卡顿的问题,你怎么排查?

回答这类问题的时候,为了给自己思考的时间,可先从简单的回答开始铺垫,从逻辑或者时间顺序的起始开始向下推导。因为我是做软件的,所以我先基于第三点案例开始阐述。

这里的关键词`有部分`,说明此刻不是全量受影响,应当先从全局思维考虑,先止血保证整体可用,再排查。
常见表述形式:事前,事中,事后。

1. 优先保证剩余的客户能够正常使用。
>>>>>> 服务扩容,服务降级,限流等应急手段,防止剩余服务被波及。
2. 保留现场,溯源追踪
>>>>>> 排查过程遵从请求逻辑顺序,网络,前端渲染,网关代理,应用宕机,中间件故障,存储异常
3. 沉淀应对过程经验,持续完善机制

2.3. 闲聊

闲聊阶段的沟通比较随意,更多的是对你这个人的业务以外维度进行了解,比如你未来的打算、为什么离职、绩效如何?

这些都是想知道,你工作上是否稳定,是否有规划有目标。

对于这一步实事求是回答就好,对于离职,绩效等相对比较隐私的话题,如果不方便透露,可以找一个贴近且大家能接受的话术讲。

比如:绩效一般是因为做的事情在那一季度不是重心,但是用户对功能很认可度很高。在此阶段保证自己不说谎,理由原因充分即可。

2.4. 你有什么想了解的

我觉得有几个点应当是面试者关注的,这也是我会去关心询问的。

  • Q: 团队业务是做什么具体方向的?

  • A: 关注对方的方向是否与你想做或正在进行的工作相匹配,同时也要观察面试官对自身业务的理解深度和重视程度。

  • Q: 团队构成是什么样的,多久组建的,有多少人?

  • A: 关注人数和团队建制,是否稳定,业务是否有资源

  • Q: 背不背商业化指标?

  • A: 背指标意味着业务已经过了起步阶段了,业务及技术需要变现,压力会稍大

  • Q: 出差,加班情况

  • A: 分企业规模而定,出差地意味着你的业务方的所在地,加班情况关注是否大小周,是否有弹性等